[轉錄]六度空間理論

作者: will1118 (who) 看板: nota
標題: [轉錄]六度空間理論
時間: Sun Feb 25 12:23:36 2007

※ [本文轉錄自 oldstation 看板]

作者: j0a8c2k1 (火星橘子) 看板: oldstation
標題: [轉錄]六度空間理論
時間: Tue Feb 20 23:39:42 2007

※ [本文轉錄自 AngelCute 看板]

作者: Cheart (依心) 看板: AngelCute
標題: 六度空間理論
時間: Thu Feb  8 21:03:20 2007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理論。這個
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
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該理論產生於20世紀60
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

六度空間理論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
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社會網路其實並不高深,它的理論基礎正是“六度分隔”。而社會性軟體則是
建立在真實的社會網路上的增值性軟體和服務。有這么一個故事,幾年前一家德國
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闆,找到他和他最喜歡
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只經過
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係。原來烤肉店老闆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
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製作人的女兒在
女生聯誼會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你也許認為這只是一個特例,但是1967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
做過的一次連鎖信實驗,也得出這一結論。現代版本則是哥倫比亞大學今天用E-mail
進行的同樣實驗。有科學家甚至從這個現象推演出一個可以評估的數學模型。你也許
不認識克林頓,但是在優化的情況下,你只需要透過六個人就可以結識他。“六度分
隔”說明瞭社會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鏈結”關係,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
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會體會到這種弱鏈結的效果。

    這個理論用另一種方式闡述就更加驚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
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這個
玄妙理論引來了數學家、物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紛紛投入研究,結果發現,世界上許
多其他的網路也有極相似的結構。比如,人際網路和WWW的架構幾乎完全一樣,透過
超文本鏈結的網路、經濟活動中的商業聯繫網路、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甚至人類腦
神經元、以及細胞內的分子交互作用網路,有著完全相同的組織結構。

    不管理論如何深奧,“六度分隔”和互聯網的親密結合,已經開始顯露出商業價
值。人們在近幾年越來越關注社會網路的研究,很多網路軟體也開始支援人們建立更
加互信和緊密的社會關聯,這些軟體被統稱為“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
例如Blog就是一種社會性軟體,因為Blog寫作所需要的個性和延續性,已使Blogger圈
這種典型的物以類聚的生態形式,越來越象真實生活中的人際圈。據致力於研究社會
軟體的毛向輝介紹,國外現在更流行的是一種快速交友,或者商業聯繫的工具,例如
LinkedIN。人們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發現商業機會、
更容易達到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和交流,等等。

    社會性軟體的定義很多,而且還都在不斷的發展演變過程之中。它的核心思想其
實是一種聚合產生的效應。人、社會、商業都有無數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如果沒有資
訊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損耗掉。WWW成功地將文本、圖形聚合在一起,使互聯網
真正走向應用;即時通訊又將人聚合在一起,產生了ICQ這樣的工具。然而這還是虛擬
的,虛擬雖然是網路世界的一種優勢,但是和商業社會所要求的實名、信用隔著一條
鴻溝。透過熟人之間,透過“六度分隔”產生的聚合,將產生一個可信任的網路,這
其中的商業潛能的確是無可估量的。

    聚合作為社會研究的對象也具有實際價值。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演算
法,能夠識別一篇文章中某些文字的“突發”增長,而這些“突發”增長的文字可以
用來快速識別最新的趨勢和熱點問題,因此能夠更有效地篩選重要資訊。過去很多搜
索技術都採用了簡單計算文字/片語出現頻率的方法,卻忽略了文字使用增加的速率。
如果這種方法應用到廣告商,就可以快速找到潛在的需求風尚。

    社會、網路、地域、商業、Blog,這些辭彙你也許都聽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預
見先機的人找到聚合它們的商業價值,被改變的絕不僅僅是網路世界。

兩個陌生人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你與比爾蓋茨、布希或者薩達姆是朋友嗎?似乎不太可能。或者任意點一個人,
如果你想聯繫上他,應該怎么辦?你可以這樣做:找一個最有可能和他有聯繫的親友
,把問候轉達給他,然後他也照樣去找下一位親友。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個這樣的親
友中轉,才能找到對方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有點讓人吃驚:不論你想找那位腰纏
萬貫的首富、Psytopic的讀者,或者地球上任何一個普通人,大約只需要6步。

六度分隔假說(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繪一個
連結人與社區的人際聯繫網,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六
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現象(又稱為“小世界現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可通俗地闡述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
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其數學解釋如下: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1,188,137,600,000
。消除一些節點重復,那也幾乎複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六度分隔實驗:Degrees of separation = no. of steps to go half way round circle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著
名的實驗,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
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
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
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
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終到達了目標股票經
濟人手中,並且這些信函經過的中間人的數目平均只有5個。也就是說,陌生人之間建
立聯繫的最遠距離是6個人。1967年5月,米爾格蘭姆在《今日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
實驗結果,並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說。

尚未證明的“理論”:

    但是在30多年的時間裏,米爾格蘭姆的理論從來沒有得到過嚴謹的證明,雖然屢
屢應驗,雖然很多社會學家一直都對其興趣濃厚,但它只是一種假說。現在,美國兩
所不同大學的社會學家們正在分別對此進行研究,它們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網路時代
的新型通訊手段 —— Email —— 來對“小世界現象(small worldphenomenon)”
進行驗證。

    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登肯·瓦茲主持了一項最新的對“六度分隔”理
論的驗證工程。166個不同國家的六萬多名志願者參加了該研究。瓦茲隨機選定18名目
標(比如一名美國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亞警察和一名挪威獸醫),要求志願者選擇其
中的一名作為自己的目標,並發送電子郵件給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發送郵件給目標的親友
。到目前為止,瓦茲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最新論文表明郵
件要達到目標,平均也只要經歷5~7個人左右。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 (Stanley Milgram  1933—1984),美國心理學家,在社會心
理學領域從事了大量研究,由於對從眾行為的研究而著名。在《美國名人錄》中他談
到成功的秘訣時說:“作為一名社會心理學, 我是這樣看待世界的:我們不應試圖控
制任何實際感覺,而是應該了解它。人與人之間應相互溝通、相互了解。”

哥倫比亞大學:跟蹤Email的傳播過程

    哥倫比亞大學的“小世界研究計劃”目前正在全球範圍內徵集志願者,他們的任務
就是發送數千封Email,並讓這些Email最終能夠到達指定的接收者。當然前提有一個,
那就是每封郵件你只能發給你認識的人,每次只能發一封。然後研究者會對這些Email
進行跟蹤,觀察它們到底是怎么傳播的。當年,米爾格蘭姆做實驗的時候,他挑選了大
概300個實驗對象,目標人選只有1個。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這次的實驗對象擴
大到了幾萬人,目標人選也增加到了20個。

    “這在社會學研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哥倫比亞大學負責此項研究工作的
科學家彼得·謝裏丹·多德茲說,“我們在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將具有很大的統計學價值,
說不定能總結出什么社會學定律來。”研究人員將搜集那些參與者的背景資料,以便了
解有哪些原因可能會對Email的順利傳遞造成障礙,此外,他們還要分析參與者們會採
用哪些手段把Email傳到既定目標。

    就算“小世界現象”的確存在,就算這是一個資訊高速發達的網路時代,也並不意
味著你就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它。雖然近幾年來網路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但事實上,
想要透過社會關係這張大網找到某個人,還是和30年前米爾格蘭姆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一
樣困難。“問題的本質沒有變 —— 你還是得透過朋友來完成這項任務。”該研究專案
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助教敦坎·瓦茨說。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一些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參與者透過他們的關係網,把電子郵件
成功地傳到了遠在西伯利亞的目標收件人。這一結果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他們認為,
這一研究的意義決不只是傳傳電子郵件那么簡單,其意義深遠,比如,它們可以幫助我
們理解電腦病毒或互聯網上的資訊資源,究竟是如何透過網路傳播的。

俄亥俄州大學:為網路裏的關係網畫張地圖

    在另一個研究專案中,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員正在試圖繪製出一張互聯網的社會地圖
。如果成功的話,這張地圖將會告訴我們把人們聯繫起來的方式究竟有多少種,資訊究
竟是如何在社會上傳播的,還有,整個社會網路實際上究竟有多大(或者說有多小)。
他們的這項計劃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提供研究資金,他們希望透過研究能夠發現,
世界上一個個獨立的人,是如何透過自己的關係紐帶互相交織,繼而形成一張龐大複雜
的人際關係網的。

    俄亥俄州立大學領導這項研究計劃的社會學家詹姆士·穆迪說:“Email看上去好像
是個人對個人的很隱私的事情,誰會想到它們集合在一起的時候會有這么大的社會學意
義呢?米爾格蘭姆的理論很有創意,但它僅僅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能證實並完善他的
理論。”

    每個參加者將接受一項在線調查,調查範圍包括他們的社會背景、Email使用習慣,
還有他們的Email關係網等情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00多人完成了這項調查。但這些
資料似乎離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俄亥俄州大學的研究者們希望最終能搜集到50萬人
的資料。

    在參加者們填寫完以上調查表之後,研究者們還將對他們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
,以便發現他們的Email關係網在這段時間裏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及他們的Email關係網
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網有什么不同。這項實驗也將對一些關於網路時代的種種說法
進行驗證 —— 比如很多人認為透過互聯網,人類從此逾越了種族、性別和貧富差異所
造成的鴻溝 —— 情況真是這樣嗎?詹姆士·穆迪說,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在網路
世界裏,人種和貧富差異所造成的隔閡依然存在,但是Email似乎真的讓整個世界變成了
一個村莊。

    在現如今的數位時代,想要理解地球上數十億人中間不過隔著幾步之遙這樣一個概
念,似乎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不說別的,只要看看那些電腦病毒的傳播情況就知道了
——一隻像“愛蟲”那樣的病毒,只要一天就可以傳遍大半個世界,讓無數公司的網路
系統癱瘓,而這些蟲子所賴以傳播的途徑,正是你電子郵件軟體裏通訊簿的那些地址。

    “大家都知道不要隨便打開不認識的人給你發的Email,”詹姆士·穆迪說,“如果
能為整個網路中那些我們能信任的關係網畫張地圖的話,我們就能對整個網路有一個比
較清晰的認識了。”

為什么是“六”度?

    “六度分隔”假說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自身的人際關係網路的威力有了新的認識。
但為什么偏偏是“六度分隔”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百度”呢?這可能要從人
際關係網路的小世界性質的另外一個特徵“150定律”來尋找解釋。

    《紐約客》雜誌的專欄作家馬可姆·格蘭德威爾在他的著作《引爆流行》中考證了一
個名為“郝特兄弟會”的歐洲農民組織,這個組織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一個聚居點的
人員規模超過150個人時,就要將該聚居點變成兩個,這兩個點再進行“…… 150-分離-
150……”的迴圈。格蘭德威爾說:“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個最
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在古往今來,許多團體建制都無意識地採用了這條規律。例如:
在14世紀以後瑞典陸軍編有旅,每旅轄3個營,每營轄4個連,每連編150人。我國建國
後人民公社的建制人數也為150人。人們不免要問為什么偏偏是150人這個數位呢?人類
學家特蕾茜·H·約菲研究發現人類所能處理的社會資訊與人類的大腦的視覺和社會認知
能力的發達程度有關。由羅賓·鄧巴領導的研究小組1993年報道了動物種群的規模與其
大腦新皮層相對於整個大腦比例相關,在現代人,這個規模大概是147人左右。進而,
鄧巴在2002年透過西方人比較熟悉聖誕卡片交換行為的調查發現這個人數在153左右。
類似的大量研究都表明“150定律”的科學性。只要稍微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
個人的日常密切聯繫的人際網路是150人左右的話,透過6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路就可能有
的人數是 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