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碳封存。Nature

台灣每年約四次的颱風事件,雖然給許多地區帶來不少山崩及土石流等地質災
害事件,但是每次在大量的雨水沖刷後,卻也同時將台灣島內土壤及植生作物
所包含含碳比例給降低了下來。國際間著名的「自然」地球科學期刊
(Nature – geoscience)本周登出了英國劍橋大學與臺灣大學的研究成果。

劍橋大學的喜樂頓博士(Dr. R. Hilton)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帶至深海沉
積的過程中,颱風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喜樂頓博士及他的同事,以及台灣
的一群研究伙伴們分析了敏督利(2004年)及艾利(2004年)颱風期間,台灣
東部地區立霧溪河水中沉積物的成分,並嘗試量化在河水中有機碳的比例,這
些有機碳即是來自於現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調查結果顯示,立霧溪流域每年
平均有機碳的總量每平方公里介於16~202噸,在世界上是屬於高的紀錄之一。
研究團隊也比較了近數十年來台灣島的侵蝕速率,他們推斷有80~90%的有機碳
是在颱風造成山崩、土石流的事件中,被大量水流從上游的山體運送到下游的
海洋中。這個發現,也說明了颱風的頻率及強度會影響陸地上有機碳被帶至海
洋中的速率。

研究群之一的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宏宇教授認為,颱風期間,大量雨水會將
高濃度的沉積物直接注入深海中,在台灣島四周的海洋便會形成長期碳掩埋的
機制,相對大自然界是一項減碳作用,也就是目前科學界最熱門探討的"碳封
存"(Carbon sequstration)系統。雖然這種全球性碳封存的重要性仍被
評估中,但颱風與碳循環的關係將會高度的影響台灣未來的颱風頻率與強度。
這個研究結果也詮釋了熱帶氣旋的氣候作用與陸地生物圈侵蝕作用間呈現反向
的回饋關係。此項研究成果亦為國際媒體刊載,連結如下:

Nature

New Scientist

The Discovery Channe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smos Magazine

The Daily Telegraph

Reuter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The China Post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