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晉唐法書名蹟展 續

接著之前說的,今天要來說顏真卿。

顏真卿的字和王羲之相較,就比較為中國人所喜愛,
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廣告標語或看板招牌,多半採用顏體。

這次所展的顏真卿的字,和王羲之不同,
王羲之現今所存都是摹本,但顏真卿真蹟流傳頗多,
現在在展覽時仍不難見到,特別一提的是他的 祭姪文稿。

這是他在唐肅宗乾元年間所寫。
當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亂浩浩蕩蕩的展開。
在這之前,安祿山有叛亂跡象時,顏真卿的堂哥顏杲卿為了不讓他在前方受苦,
便主動請纓鎮守常山,讓顏真卿得以守較後方的平原。

當漁陽鼙鼓動地來時,顏氏兄弟攜手抗敵,雖也僵持了一陣,甚至頗有反攻跡象,
但仍是不敵叛軍圍攻,杲卿其子顏季明被俘,安祿山以此要脅顏杲卿投降,
卻換得一頓痛罵,於是顏季明被斬,死時不到二十歲。

後來史思明擊敗顏杲卿,將其俘至洛陽,顏杲卿見了安祿山,
張口便罵,睚眥欲裂,最後顏氏一門三十口盡被殺害。
這個是我們在文天祥的正氣歌裡很熟悉的「如顏常山舌」一段。

有點離題了,肅宗即位後,乾元年間,戰事稍緩,顏真卿派人到河北善後,
只找回顏季明的頭骨以及顏杲卿的一隻腳。因此在悲傷之下寫了這篇 祭姪文稿。

顏季明在當時是十分優秀的青年,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顏真卿越想越傷心,
故他在一開始寫字時,尚能維持字體,但後來情緒澎湃,悲痛不能自己,
所以在全篇塗塗改改,但卻是血淚斑斑。

然而,這樣的忠烈一族,最後卻遭人陷害而死。
(顏真卿後來受宰相盧杞陷害,被派往招降叛將李希烈而被殺,其時七十七歲)
不禁讓人感慨所謂忠義之士,最後不過是當政者的犧牲品罷了。

展覽後天就結束了,大家有空就去看吧。
(最近很忙的,只是花幾分鐘打這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