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琦駿 「魔女的宅急便」的企劃書-今日少女們的願望和心情

正文

宮琦駿 「魔女的宅急便」的企劃書-今日少女們的願望和心情
(摘錄自《出發點 1979~1996》宮崎駿 p379~p380-企劃書‧導演備忘錄)

原著「魔女的宅急便」以溫暖的語詞描寫站在獨立與依賴的夾縫中的今日少女們的願望和心情,是一部相當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昔日故事的主角們來說,歷盡千興萬苦後所得到的經濟上的獨立就等於是精神上的獨立。時至今日,誠如打工族(Free Arbeiter)、延期償還(Toratirium)、辛苦(Travail)等外來語的大為流行,經濟上的獨立已經不再等於是精神上的獨立。在今日這個時代,所謂的貧困,不再僅止於物質上的匱乏,反倒是用來形容心靈上的貧乏居多。

在這個把離開父母此一成長必經儀式看得不怎麼重要、在人群中生活也只需一間便利商店就可解決所需的年代裡,就某個層面來說,少女們所面臨的獨立問題將變得更加為難,因為,她們必須想盡辦法發現自己的才能並加以充分發揮,進而努力實現自我才行。

劇中的魔女主角--十三歲的琦琦只擁有飛天的能力。而且,在這個世界裡,魔女已經不再算是稀奇。她身上背負著到陌生的城市生活一整年、好讓大家都能對魔女有所了解的學習課題。

其中有描寫到一個夢想成為漫畫家的少女、隻身前往大都市奮鬥的情結。聽說現在的日本青少年裡面,立志成為漫畫家的人數多達三十萬人。其實,漫畫家並不算是特別稀奇的職業。比起來,它出道較容易,生活也不難維持。往往要等到後來在不斷重複的日常瑣事中才開始碰壁受挫,這是當今的寫照。雖然有母親使用過的掃帚守護著、用父親所買的收音機來提振精神,以及一隻如影隨形的黑貓緊跟在後,但是,琦琦的心裡還是害怕孤獨、對人充滿了渴望。這就是當今許多少女的縮影,她們也是在備受父母呵護,甚至接受父母經濟援助的情況下,對於繁華都市有無盡嚮往而渴望能到那裡獨立生活。琦琦的想法太過天真、認識太淺,也正好反映出現今少女們的心態。

在原著作品中,琦琦憑著天生的好心腸解決了所有的難題。同時也因此廣結善緣。既然我們決定要拍成電影,就必須更改部分的內容才行。看到她得心應手地施展魔法的模樣,的確會讓人感到愉快,問題是,那些在都市裡討生活的少女們的心情應該更加曲折才對。畢竟對大多數的少女來說,要突破自立的高牆並不容易,甚至有許多人過程當中,未曾得到任何的祝福。因此我們想在電影裡更進一步探討有關獨立的問題。電影向來就比較逼真而且有臨場感,相信觀眾應該可以從中感受到比原著更加強烈的孤獨感和挫折感才對。

當我們遇到琦琦的時候,浮現腦際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個少女正在都市夜景的上空飛翔。燈光燦爛。可是,卻沒有任何一盞燈願意給她溫暖‧‧‧。在天空飛翔的孤獨感。雖然擁有飛天的能力意味著可以遠離地面獲得解放,但是,獲得自由也意味著不安和孤獨。而決定靠自己的力量飛上天際的少女,就是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到目前為止,電視上放映過許多部以魔法少女為題材的動畫,只不過,她們都把魔女當作是實現願望的手段。一個個沒有吃過任何苦的魔女就那麼變成了大家的偶像。至於「魔女的宅急便」裡的魔法,可不是那麼簡易方便的力量。

這部電影裡的魔法是有限制的,指的是一般都具有的力量,也就是自身所擁有的才能。當琦琦在街道上方飛翔時,心中除了感受到屋簷下的人群與他有著深刻的關連,同時也比以前更加確信並肯定自我--我們打算要用這種幸福的畫面來做結尾。因為我們相信,這樣的結尾不光只是一個願望,而是整部電影的描繪過程要能彰顯出那樣的說服力才行。

我們製作這部電影的目的,並不是要否定現代少女們的花樣年華,也不會被她們的絢爛所迷惑,而是要向那些在獨立和依賴的狹縫中徬徨猶豫的年輕年輕觀眾致意(畢竟,我們也曾年輕過,對年紀較輕的工作人員來說,這也是她們目前正面臨的問題)。同時也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成為一部傑出的娛樂作品,得到大多是觀眾的共鳴和感動。

(一九八八年四月)

看到這篇文章,才發現原來「魔女的宅急便」是給我們這年齡層看的,雖然是女主角是十三歲的少女,但在設定上他承受的是十九歲的孤獨。「當我們遇到琦琦的時候,浮現腦際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個少女正在都市夜景的上空飛翔。燈光燦爛。可是,卻沒有任何一盞燈願意給她溫暖‧‧‧。在天空飛翔的孤獨感。」

小時候在看「魔女的宅急便」的時候,只覺得當魔女很辛苦,要淋雨,要如何如何。可是到了這個年紀,又看了這宮崎這篇備忘錄,才知道原來他拍這部長片,是像我們這年紀的人致意的,所以小時候看才一半懂。我一邊慢慢回想,越想就越有味道,也體會到劇中發出的孤獨感和挫折感。

這樣我又想去看「魔女的宅急便」了。體會體會「現在」的心情。我的心情常常是被很多雜物蓋住的。(響起了悠揚的 country road)

(雖然這首是心之谷的XD)

1989魔女の宅急便-海の見える街

大一。自傳

那一天的下午我永遠忘不了,我接受了邀請,一個福音聚會的邀請。這是一處陌生的地方,但在這有回家的感覺。雖然外面不是很冷,沒辦法襯托出裡面的溫暖,但是相較於世間的冷淡,一進到門口,我感覺到一股溫暖流了出來。有人說,『吃飯前,我們先來唱詩歌吧,』他們唱的詩歌我不是很了解,但我就嘴巴呼嚨呼嚨地跟著唱。喫飯時邀我的那位學長就靠過來,來向我問安,平常同學是不會問這種問題的,有誰會問你有幾個兄弟姐妹?最近過的怎樣?還適應嗎?有誰是真正的問過安呢?

過後,猶豫了一下,覺得試一試也好,就受浸了,決定留在這裡。

那時候的我,回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晚餐時爸爸常在飯桌上教導我們,要叫眾生生歡喜心,這點我記的非常清楚,也視為是理所當然了。在許多的選擇,我總是考慮到對方是否會快樂呢?我也盡量的滿足他們。他說,這個世界你覺得有什麼是不變的?我說,不知道。真儒的本性,他說,外面的東西都是會朽壞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都是假的,只有我們裡面的真如本性是真的,我們修行就是把‧‧‧。我邊喝湯,邊聽爸爸的心得。

那天受浸完的感覺是很輕鬆的,像顆氣球在走路,好像一跳,就能跳到暗暗的天空裏面。我背著書包。

在我國一的時候,九二一地震時我們家半倒,斷層離我們家有十公尺,本來的河階平地加了一段小山坡在我家後面。哇!這真的是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原來改變可以這麼大。幾位同學就這樣去世了,我沒什麼感覺,可能是還小,對於這麼大的變動只知道大。我想說,如果要利益眾生,那研究地震是很值得的,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哪時會地震,這樣可以讓人家不會讓他們太擔心。

那時我看到的了地震的問題,想要解決它們

高中三年,過著基督徒的生活,住在弟兄之家。學測推甄落榜了,當時的禱告,我還記的很清楚。那時的感覺是灰藍色的,雖然那是太陽快下山的時刻,在隔音很好的房間,沒有耳朵的雜音,沒有風息。轉向深處時,我咬緊牙根,我的心像是毛巾一樣被扭轉,裡面夾雜著懊悔,自責,覺得我太愛自己,我是否快樂?外面的東西都是會朽壞的啊,為什麼我還那麼在意?為什麼我有很重的壓力?扭轉過後,許多的污穢,許多的纏累都被擠掉了,剩下的是我和主,主來問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嚐著五味雜陳的眼淚,抽咽使我無法說話,但禱告完,我彷彿又回到了當時氣球的感覺。外面依然安靜。

我忘記從哪時開始,我注意到人靈魂的問題,為什麼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我會不快樂?為什麼?為什麼會跟自己過不去呢?我有能力解決嗎?

在上大學後,歷史教授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海洋的時代,由於網路的緣故,每一個人都可算是一座島,不需要通過許多的國家,只要點過幾處的港口,就可以到達。似乎大家彼此之間有許多的霧。還是這些霧只在我的眼前呢?相對於海的藍色,我看到天空的灰色。過著與其他人不同的基督徒生活,我的口音已與大家的不同了,我來自另一個國度,神的國度。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我被踢出去了。從神的角度,我成功了。從我的角度,我從我自己看到別人的需要。

到底人要的是什麼?

喜樂            愛           知道            靜
             有人聽的懂他心裡的話                
溫暖       關切的眼神           透出的光      隨風搖動的草

再次回到母腹中的感覺,不覺得寂寞,不覺得悲傷。躲在母親的子宮裡是多麼的安全。

但我們長大了,我們變複雜了,學會了算計,學會了生存,人認為你學會了這些,所以不需要再關心你裡面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要讓人麻煩,但我也不想麻煩。

但一定要這樣嗎?

我是從神國度來的,就這樣繼續下去吧,有一天我會學會孤獨,也學會愛人。就像好撒馬利亞人,給被打傷的人裹上油和酒,並帶他到旅店,囑咐店小二『這兩枚銀幣你先收下,剩下的我回來再付。』撒馬利亞人是不與以色列人來往的,但是他顧到這被打傷的人的需要,我不願再看到我自己有多麼的殘忍,我需要上前去,但能給人的是經過十字架剩下的東西。

節期。座談。莊稼

2008年 9月 25日 (四) 天氣晴

在兩天前出去宿舍叩門的禱告中,我想起了掉落的大麥。
這是期初特會的時候,弟兄們所分享的:
李弟兄那時在山東,在大麥成熟的時候,它會很快的掉落。所以他們在這個時間點,都是全家出動,連夜的把大麥收進倉裡。

呀!在這節期裡,正是莊稼發白的時候啊!
想到弟兄姊妹身上,都有很多的名單和名子,不知道聯絡得怎麼樣了?
再不連絡可能就要掉在地上了喔。
在福音節期裡,學生的弟兄姊妹所負責的是宿舍叩門這部分,
目的就是希望能把這些住在宿舍裡的新生,一個都不漏掉的再掃一遍,
不要讓他們像大麥一樣掉落了,要不然很可惜。
若是弟兄姊妹搆不上叩門,別忘了還有手邊的許多名子,
希望弟兄姊妹能為他們一一代禱,邀約他們,
他們都很敞開的!發白的莊稼阿。

這時候我多少能夠體會到一點莊稼固多,工人卻少的情形,
當節期一過,大麥就掉滿地了。
盼望弟兄姊妹也能祈求這位莊稼的主,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叫莊稼不要掉落。
雖然我們時間有限,沒辦法一個人收割這一大片麥田,但我們仍然能夠祈求!
希望能夠”全家”出動。
也希望海外的弟兄姊妹能夠為台大這一大片麥田祈求!

另外,我們對人也要有長遠的盼望,希望他們成為長存的果子。
雖然我們在這節期裡勞苦的傳講、做問卷、叩門,帶很多人來到教會裡面。
但若是到了期末沒有人留下來,我們在期初的勞苦是不是就白做了呢?
人會留下來,是因為有人為他禱告,有人不斷的在他身上工作。
這就是牧養,將尋求者做成得勝者!
帶人進入主的話,就是讀經小組裡,使小羊得滋潤,得飽足。

其實我們我們也不用向主求太多小羊,對嗎?
太多小羊我們也照顧不來,XD。
我們可以求主,主啊,使小羊變成大羊~

真的,盼望是忍耐的源頭,我們如何能忍耐著結實呢?
盼望!
盼望他能成為得勝者!不是嗎? XD

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

推甄。研究所

一、本校碩士班甄試招生每年約於10月初發售簡章,10月中旬後辦理報名。
98學年度預訂於97.10.1起發售(網站公布)招生簡章,
(目前的「簡章下載」區為97學年度舊的簡章,僅供參考,新簡章尚未上網公布)
預訂於97.10.23~10.25 (星期四~六)三天辦理報名。
請考生務必於97年9月底查詢研教組網站所公布之資訊。

招生名額 16名(分地質組與應用地質組各8名,可選填志願)

報考資格 持名次證明報考者,其在校學業成績總名次須列全班(組)人數前50%。

繳交資料
1.報名表(請填寫志願組別)
2.名次證明書或服務年資證明書一份
3.學位證書或學生證
4.歷年成績單一份
5.履歷或自傳
6.其他有助於審查之相關資料(例如學術競賽得獎證明及已發表或已接受之期刊論文抽印本或影印本、國內外研討會論文發表、學士論文、參與研究工作的經驗–如研究計畫助理、中研院暑期研究營、國科會暑期營或研究計畫–等。)
7.未來讀書及研究計畫書

評分方式
1.審查70%(就所繳交資料加以審查)
2.口試30%(全體考生均參加)

考試日期 以簡章公布為準

日記。進度

2008年 9月 17日 (三) 天氣晴

最近還在看「發條鳥日記」,有種,你在看下去就會什麼都沒有囉的感覺。
在這樣下去,可能就推不上研究所囉、可能讀經就讀不完一遍囉、
可能想要修的應數和力學會修不好喔,這樣的感覺。

但我覺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比較重要的,我的意思是,我想花時間在我
想要的東西上。這怎麼說呢?比如說,昨天我跟弟兄聊天,他想修德文,一開始他
認為要修點文學的東西,後來上了課又覺得很無聊,他轉了個觀念說德文以後也說
不定是個工具吧。很多人選課,會想說,這以後可以當個「工具」吧。

但我不太想這樣子,我想要學一些我自己想要作的東西。那你可能會覺得,那麼,
你以後怎麼辦呢?你以後要用的東西,你現在如果因為這樣沒有學的話,到那時候
就用不到了啊。

我想,我應該知道不只,未來我想要做什麼,而且是未來我要做什麼。

開學。遷入。遷出

2008年9月14日(日) 天氣颱風天

搭著下午五點的火車,我趕往了台北。一路上,綿密的颱風雨壟罩著我們。
看著從家裡帶回來的「發條鳥日記」,不知不覺穿進去了,現在又穿出來一下。

對於時間,我真的能夠把握住今天嗎?怎樣能夠做出不後悔的事?我也不知道。
「繼續前進」。

昨天在家裡打著十九會所今年的通訊錄,看著被拿下的名子,心想,
他們三個月前都在這裡耶,
但,現今他們都不在了的這個事實,活生生的映在我的眼前。

達也回去了日本
雅得上禮拜去俄國(一年)
王佐去香港工作
妙妃姊調到嘉義
林容靖姊妹去三會所
家銘和浩宇搬回新店

我們忙碌了一年是為著什麼?我們聚在一起得到了什麼?我想,是
永遠的價值:我們撫慰了傷心的人,使飢餓的得飽足,自己也進入了安息,
神的話開始擴展起來。

修改的過程,也數了數今年同過召會生活的弟兄姊妹們,
對於這些來來去去的旅客,今年真希望我們能把學生中心經營得像客店,雖然
學生或學員們停留在這裡的期間是短暫的六年或一年,他們都可以在這裡
得供應、溫暖,不缺乏什麼。大家都能很認真的過完這年。
不在乎這年是長是短,是否即將要離開,都能在日常的操練中,尋得安靜平穩的心。

桃園。迎新

2008年 9月 12日 (五) 天氣颱風天 @台中

從新生迎新之旅回來,媽媽這個名子已經不脛而走,不論是惡名或是美名,究竟是傳開了,
希望這是BB威之後,一個有建設性的名子。

昨天回來,我又想說一個比喻: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那天來到了桃園,又想到武陵,才察覺,原來命名桃園時,也是希望這裡是桃花源。
但殊不知,召會生活就是我們所嚮往的桃花源嗎?
這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一切順心,萬事如意。也沒有戰爭。
而且這裡也像桃花源保留著秦時的文化一樣,訴說著歷世歷代以來所流傳耶穌的事蹟。

後來這個漁人帶著太守想要再回去的時候,已經找不到所要回去的路了,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有目的去的,帶著機心去的,並不像一開始那樣的單純。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一出去就回不來了,而是當我們在過召會生活的時候,
常常覺得,這好像不是我們所想要的那樣的召會生活,很想要回到過去那樣,可是回不去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已經不像是以前那樣單純了,開始有很了多的成見。
當我們帶著其他目的而來,像是交往、關係、錢財..,
這桃花源就消失了。
因為這已經跟世界沒什麼不同。

神的國只有像小孩一樣的人才看得見。

相關連結:2008迎新相調之旅(智鈞)